文明的坐标丨仓颉庙寻“汉字之源”
涨停到跌停,弹指间的快感,那直线,人生啊,就是什么都要体验一把。
总体上,巨丰投顾郭一鸣认为,指数二次下行探底后,再次企稳概率逐步加大,可适当加仓,下周仍有获利出局机会。个股方面,仅24余股下跌,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位列其中。
工业4.0板块内沈阳机床等16股涨停。早盘两市小幅高开,空头仅在盘初与多头缠斗后便放弃抵抗。午后,三大股指涨幅继续扩大,热点扩散,铁路基建、工业4.0、央企改革、券商等板块陆续爆发,沪指向4000点发起冲击,创业板指大涨近7%,尾盘指数略有回落,涨幅收窄。操作上,短线抓超跌反弹,中线持有新兴行业龙头。板块方面,两市仅石油行业、银行板块下跌,保险、钢铁行业等板块涨幅较少。
多重上涨催化剂的助推下,军工板块暴涨,中航机电等52股集体涨停。临近午盘,指数略有回落。港交所收市后发布公告称,18日接到券商关于错误达成光大银行A股卖空成交的报告,事件发生时间为18日下午2点10分至2点34分,涉及股数4.9901万股,价格为5.72-5.84元人民币。
标签:沪股|乌龙指|光大银行责任编辑:王华峰 王华峰。目前港交所网站的卖空成交纪录已作相应调整,即沪股通的卖空交易通道再度回归零成交状态。首次乌龙发生在今年3月18日,当时,中国平安总被披露报告达成卖空成交8.26万股,但随后港交所发布公告予以澄清,称关于中国平安卖空成交的数据是错误输入目前港交所网站的卖空成交纪录已作相应调整,即沪股通的卖空交易通道再度回归零成交状态。
沪股通卖空通道再现乌龙。标签:沪股|乌龙指|光大银行责任编辑:王华峰 王华峰。
港交所晚间发布公告称,18日接获的光大银行A股卖空成交记录系券商错误输入,港交所网站现已将卖空成交纪录清零。首次乌龙发生在今年3月18日,当时,中国平安总被披露报告达成卖空成交8.26万股,但随后港交所发布公告予以澄清,称关于中国平安卖空成交的数据是错误输入。这已经是沪股通自3月2日开通卖空通道出现的第二次乌龙事件。港交所收市后发布公告称,18日接到券商关于错误达成光大银行A股卖空成交的报告,事件发生时间为18日下午2点10分至2点34分,涉及股数4.9901万股,价格为5.72-5.84元人民币。
分析人士表示,错误卖空就算成交也并不会对光大银行股价造成太大影响,而且因为融券的券源问题,光大银行可被卖空的总股数为69.39万股,而这对于公司398亿股的流通股本来说几乎不算什么。不过,如果境外投资者真的出现集体做空A股现象,不管可被卖空的股数有多少,其造成的心理利空将会对被卖空的标的股造成很大的影响短期或有降准不过是为对冲华尔街见闻曾提到过MNI 17号的一则报道,其援引知情人士称,本月到期的MLF总规模约6700亿元,至少部分不续作。标签:央行|降息|降准责任编辑:王华峰 王华峰。
这引发了市场对近期降准的猜测。只不过,降准可能起到的更多是对冲作用。
从债券市场来看,由于地方债的巨额发行,导致10年期国债利率在近期创出年内新高,10年和1年期国债利差一度超过200bp,接近09年初的水平,海通认为这意味着债券市场产生了非常强烈的经济复苏预期,也意味着对宽松货币政策的持续性产生了担心。根据其测算,从融资回升到经济反弹通常存在3到6个月的滞后期,因此短期经济可能依旧低迷,经济的回升最早要等到9月份以后。
但现在来看政府的做法应该是宽松货币和积极财政交替使用,所以我们应该在宽货币时保持积极,在积极财政时休养生息。所以在我们看来,宽松货币政策的趋势未变,但可能过程被拉长了。而6月份以来政府明显转向了积极的财政政策,而且2万亿债务置换意味着积极财政得到了资金来落实,其经济效果也很有可能在今年4季度以后逐渐体现。你有没有注意到,在沪指攀上5000点之后,市场迎来数次大级别的调整,尤其是创业板,昨天更是经历了一年半中最黑暗的一天。但假如未来政策重心由财政政策主导,就意味着居民储蓄搬家乃至估值水平都会在短期受制,从而对金融资产价格产生负面冲击。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地方财政收入增速持续放缓,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置换存量债务,有利于保障在建项目融资和资金链不断裂,处理好化解债务与稳增长的关系,还有利于优化债务结构,降低利息负担,缓解部分地方支出压力,腾出更多资金用于重点项目建设。
从5月10号最后一次降息到现在,已经过了1个多月,市场预期的降息降准也迟迟未兑现。这一意图其实也隐含在第二批债务置换计划的公告中: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置换存量债务也是稳增长、防风险的重要举措。
由于当前3.5%的利率不够有吸引力,银行要求不续作中期借贷便利。未来无论是存量债务滚动、还是经济托底,都更多依赖债权融资。
6月15日人民日报较为少见的发声呵护债市,文章援引市场人士称,发展债券市场有利于缓解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也有利于分散和化解金融风险、增强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从近期官媒的言论、以及银监会明确国开行债信风险权重长期为零等来看,政府的重心更加明确转向债权市场。
这种转变的逻辑在于,托底靠债权融资、转型靠股权融资,现在股权市场热度可能已达到政府目标位。而如果积极财政政策短期有效,反过来也就意味着宽松货币政策的必要性下降,未来货币政策或进入观察期,宽松政策可能会短期延后。这也就意味着8月份以前的货币政策应该还会保持宽松状态,而真正的风险在于9月份以后,届时宽松货币政策将受到两大挑战,一是国内积极财政巨额发债之后经济通胀可能短期反弹,二是美国9月的加息冲击。兴业强调,中长期通过股市助力经济创新仍是大方向,但阶段性政策呵护的重点从股市转向债市,将是大概率事件。
但是官方媒体却保持沉默,不再像3000点时那样为股市摇旗助威、加油鼓劲,证监会查场外融资也毫不手软。报告称:财政政策的核心是举债,过去基建投资大干快上很多都是靠各种融资平台高息举债,但从去年开始的债务规范使得融资平台举债受限,体现为社会融资总量的持续萎缩,因而影响到了基建投资增长,体现为经济增速的持续下滑。
华尔街见闻早前曾提到,兴业证券宏观分析师王涵团队也持有类似的观点。报告写到:由于债务规范财政政策受限,因而政府实际采取了非常宽松的货币政策,但其经济效果并不明显,但对股市效果极其显著。
之前市场预期今年降息会到底,股市会一把涨到天上去。但是现在,有一些微妙而关键的事情正在悄然发生。
从最近几个月的货币信贷数据来看,借钱炒股的情况很明显。短期政策重心变化为什么重要?海通认为,短期政策重心的变化必须予以高度关注。因为货币政策决定利率,对居民储蓄搬家以及企业估值水平都有正面推动。海通证券(行情23.25 -5.76%,咨询)宏观债券分析师姜超团队在报告中提及。
这限制了流向实体的资金,监管层对两融的限制也是出于这种担忧。但很快到了6月份财政部又推出了第二批1万亿债务置换计划,而且这一次的目标明显是冲着稳增长来的,因为财政部称第二批债务置换资金主要用于偿还13年审计的截止13年6月30日政府负有偿付责任的债务在2015年到期的本金,但按照统计这部分到期债务仅为1.86万亿,再加上第三批债务置换的传闻,意味着目前的债务置换计划有点变味了,不仅是债务置换,而且是为稳增长提供弹药。
去年11月,中国央行时隔两年的首次降息引燃了A股疯牛,市场对央行的宽松预期成为牛市不断上涨的重要引擎。政府把重心转向债权市场,降低长端利率,可以刺激消费、投资等需求,以及引导贷款、民间资金等更多流向债权市场、实体经济。
从更长期的视角来看,财政政策的效果是有限的,因为财政政策靠的是举债,等同于透支未来,因而其效果受到举债能力的约束,因而今年的巨额债务置换到明年将变成高基数效应,成为来年经济再度下滑的推手,而届时宽松货币政策必然会卷土重来。其认为,前期股市的上涨使得政府对股市不再担心,但贷款在内的债权融资并未出现快速回暖迹象,给稳经济带来压力。
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欢迎您提出来!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果侵犯了您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